奥斯卡·王尔德( Oscar Wilde,1854—1900) 是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著名作家、诗人、戏剧家和艺术家。他一生共写了9篇童话,《夜莺与玫瑰》收录在他的第一部童话集《快乐王子与其他故事》中,于1888年出版。
《夜莺与玫瑰》这个故事并不长,却足够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
一个沉迷于哲学世界的青年学生爱上了教授的女儿,但他却没能为她采得玫瑰花,如此一来,这个女孩子将不会与他跳舞到天明,并与他擦肩而过,不再理睬他,青年学生也将没有机会握得心爱之人的手并将她抱在怀里,品尝爱情的甜蜜。
橡树上的夜莺目睹了青年懊恼的悲泣,她怀着对世间美好爱情的尊重和憧憬,决定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成全青年学生的爱情。她飞出花园,来回寻找,却只见到白玫瑰和黄玫瑰,最后经过指点,蓦然发现原来青年学生窗下就有一棵红玫瑰树,但他却被严寒损伤,今年无法再盛开。
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他再次结出红玫瑰,这就是夜莺的献祭——用歌声和鲜血。
夜莺对死亡怀有恐惧,但她对爱的向往和希望让她选择奉献了自己来成全青年学生的一朵红玫瑰。她整夜地唱着歌,玫瑰树的尖刺在她的心口越插越深——
"'靠近那刺,小夜莺,'那玫瑰树连声地叫唤,'不然玫瑰花还没开成,晓光就要闯来了!'"
无比娇艳美丽的玫瑰盛开了,夜莺已经在乱草中死去,尖刺还插在她的心头。
青年学生发现了窗外这朵玫瑰花,他激动不已,拿着玫瑰去寻他的爱人,女孩的心却已被大臣的侄子所送的珠宝所俘获,看不上这朵红玫瑰,并讽刺和挖苦了穷学生。
青年生气地把红玫瑰扔在街上,玫瑰被车轮压得粉碎。他怨恨女孩无情无义,又埋怨爱情无聊,退缩回自己的哲学和玄学天地里,回家读书去了。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若说最初,当看到女郎对夜莺以生命换来的玫瑰花不屑一顾时,人们往往痛恶女郎的现实,而当青年将玫瑰无情丢弃,夜莺的心血被弃如敝履时,读者才恍然发觉,青年所谓的对女郎的爱,也不过是海市蜃楼,徒有外表,根本不曾走心。他们的自私虚伪、胆小怯懦和无情无义,让夜莺的献祭显得如此不值,令人悲痛。
一、三种不同的爱情观
《夜莺与玫瑰》中,女郎、青年学生以及夜莺三者对爱情的态度,体现了现实中三种不同的爱情观。
(一)现实派:虚荣
女郎即教授的女儿是典型的现实派的代表,她本来说只要青年学生为她采得一朵玫瑰花,便与他跳舞。或许这只是个敷衍青年的借口,也或许她一开始确实对青年有好感,但却在华丽珠宝的下投降了,宁愿去追逐那些钱财、名利,拥抱虚荣,而不再关心所谓真正的爱情。
(二)学院派:逃避
青年学生看似是个痴情人,实际则根本经不住现实的考验。一开始,青年在园子里哭道:"我园中并没有红玫瑰!"
"他秀眼里满泪珠。'哎!幸福倒着这些区区小东西!古圣贤书我已读完,哲学的玄秘我已彻悟,然而因为求一朵红玫瑰不得,我的生活便这样难堪。'"
夜莺则为他为爱情的悲泣而感动,"夜莺叹道:'真情人竟在这里。……以前我虽不曾见识过有情人,但我却愿意夜夜为他歌唱,我愿夜夜将他的一桩桩事告诉星辰。如今我见着他了。他的头发黑如风信子花,嘴唇红得如他切盼的玫瑰花,但是挚情已使他脸色憔悴,烦恼已在他眉端印着痕迹。'"
但其实,既然青年如此爱那个女郎,为何连到园子外寻找一下玫瑰的想法都没有呢?他只会哭泣、悲伤,哀叹自己的命运,却根本不懂玫瑰的价值,也不觉得心上人对玫瑰的喜爱有什么意义,只关注这件事让自己为难。他也并没有理解到心上人的内心,他所谓的爱情,仅仅考虑的是自己的欲望,他想要和心上人跳舞,却连去寻找一朵玫瑰花的勇气都没有!
朱亚兰在《真善美的陨落——<夜莺与玫瑰>的意象解析》中说到青年形象的引申意义的:"正如童话中的年轻学生一样,维多利亚时代晚期那些所谓的文人和艺术家们也曾怀揣梦想,想追寻文学艺术的至美境界,但当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们只会逃避,消极地接受世俗的现实与命运,而不做任何尝试和努力。"
青年形象除了讽刺了现实中许多软弱胆小没有直面困难精神的文艺家哲学家们之外,青年还集中代表了现实中的一类对待爱情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他们不只退缩,更有一种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精神",转而讽刺和挖苦曾经的恋人,或否定爱情的意义。
《夜莺与玫瑰》中,最让人愤恨的不是女郎的多变和虚荣,而是青年自己得到了夜莺献祭后得来的玫瑰,却不知珍惜,因为女郎的拒绝,就毫不留情地将玫瑰送入尘埃,让夜莺的心血被狠狠践踏。
(三)理想派:奉献
夜莺认为:"'爱'果然是非常的东西,比翡翠还珍重,比玛瑙更宝贵。珍珠、榴石买不得它,黄金亦不能作它的代价,因为它不是市上出卖,也不是商人贩卖的东西。"她心中的爱,纯洁、高贵、臻美,没有什么可以比拟,正因如此,连生命与之相比,似乎都居于下风。
所以即便青年并不认识夜莺,他们也并没有什么交集,但夜莺依然愿意为了他献出自己的生命,促成他去追求自己的爱情。
夜莺无疑是王尔德心中真善美的代表,夜莺的献祭也体现了王尔德唯美主义的思想。夜莺为爱情不顾一切,知道得到玫瑰花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她依然愿意去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