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研究作为反映社会的犯罪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学科。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跨界学科。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犯罪学的一个分支。有时我们可以通过犯罪心理学测试来了解一个人潜在犯罪的概率有多大,如果犯罪心理学数据测试偏高,就说明这个人很危险,但是如果数据小,我们也不能忽视,因为是潜在心理。
在《防止家庭暴力》一书中,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教授马丁·赫伯尔特归纳出13种家暴行为的心理特征。
一、自尊心长期低下,自我感觉能力不足。
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副教授谢丽丽看来,基因遗传,童年时的严厉家教,父母的粗鲁言行以及养育孩子的方式。一个人的人格过于自卑或自卑。
在这样的人心中,自尊比生命高。当遭遇挫折时,他们更愿意用暴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把怒气发泄在他认为安全的东西上。性功能障碍或家庭暴力的可能性较高。
二、感到孤立无援,缺乏社会支持。
一些人主观上认为他们是孤立的,在遭遇负面事件时很容易受到家暴,以获得家庭或社会的支持。有些人年轻时被家人宠坏,形成了极端的自我性格缺陷,不顺利的话容易使用暴力。
三、缺乏社会交往技能和自我肯定。
小时候住在有问题的家庭里,比如父母和家人之间经常用暴力解决问题,这个人就不能习惯正常的家庭伦理和社交技术,长大后他们还不知道正确的交流,结婚后也不知道如何扮演家庭角色,家庭暴力是正常的那些缺乏自我肯定的人,因为内心脆弱,常常会伪装出强大(比如暴力)的外表来向社会证明自己。
四、有精神病史
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精神病人可能会发生暴力行为。另外,生理异常,器官疾病,内分泌失调等等都可能与失去控制的暴力有关。有很多心理创伤和问题的暴力者,有可能因为大蒜皮的事情爆发心中的炸药桶,进行暴力行为。
五、有酗酒和吸毒的历史
普通人具有行为控制能力,但是吸毒、酗酒的人,由于药物、酒精改变了他们的大脑结构,导致他们的性格、人格发生了扭曲,部分或完全丧失了认知功能和自控力,容易发生暴力行为。
六、控制冲动的能力弱,还有其他反社会行为。
罪犯本身也可能有个性缺陷。他们遇到负面生活事件时,不会以社会行为规范和伦理观念约束自己,多以负面应对,不良行为无法纠正,进一步加强,形成恶性循环。个人内在的不安和挫折感上升时,感情行为也容易失控,以暴力的形式发泄,出现反社会行为。
七、占有欲强,妒忌心强,总是怀疑被抛弃。
这种人对自己的感觉没有足够的安全感,经常怀疑自己的配偶和别人有不正当的关系,一旦他们的占有欲或妒忌被激发,就会诉诸暴力。这些人还可以限制配偶的经济权利,社交自由,甚至个人自由。
八、喜欢指责别人把错误归于外因。
她们常常认为挫折是别人造成的,她们是受害者。随着争吵的逐级时,施暴者可能会回忆起童年的家庭暴力场景,并做出无法控制的行为。
九、对另一半缺乏同理心,对配偶的痛苦不能理解甚至无视
同理心可以说明设身处地理解,比较心灵的共鸣能力。假如原住民家庭的凝聚力降低,成员之间相互照顾减少,人们就很难获得同理心。面对困难,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他人,无法感受到受害者的痛苦。
十、将日常压力导致的愤怒转移
面对压力,正常的人会寻求合理的发泄方式,比如锻炼,哭泣,倾诉,旅行,独处或者看心理医生。但是,家庭暴力者在童年时可能没有学会积极主动地处理压力,控制情绪,导致年后不能以一种健康的方式发泄愤怒,反而会对配偶等人发怒。如果缺乏有效干预,这种迁怒式的发泄会逐渐发展为家庭暴力。
十一、有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如失业或财务困难
这样的人往往很顽固,很难融入团队,失业成性。这种社会压力促使他们将家暴作为能力的体现,以暴力重塑其家庭地位,以获得内心平衡。
十二、儿童期曾受到暴力虐待或目睹暴力
儿童时期是人格与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此时大部分行为都是从家庭中习得。如果当时经历了家暴,通过目睹、学习、模仿,很可能从受害者转变为施暴者。
十三、目前有使用暴力的情形、有威胁的行为或者武器的使用
那些被控虐待动物的罪犯们,也有暴力侵害人类的倾向。虐待动物的攻击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情绪的转移作用”,通过攻击弱小者来释放负能。在国外,故意虐待动物被作为衡量严重心理问题的重要指标。此外,曾有过霸凌行为、暴力前科的人也更容易家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