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身的孩子是一件好事,但过度的爱很有可能变成溺爱,溺爱属于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残缺的爱,也是一种直接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丧失理智的爱。那么,溺爱孩子的后果,你是真的知道吗?
后果一,是自我中心的倾向
有些家长认为他们已经把全部的爱给了孩子,孩子已经得到了爱的满足,不需要与同伴交往;有些家长爱子心切,当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受到委屈,不分青红皂白,立即上前保护,不知道是为什么。长久以来,受教育的孩子只追求自我知觉的满足,代人缺乏真诚,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不能明辨是非,不能负责任。
后果二,是失去了独立的能力。
研究表明,与严厉型和民主型家庭的儿童相比,溺爱型儿童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感性失调。由于看护人(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过度溺爱保护,总是怕孩子受伤、被欺负而长时间抱着不肯保护,剥夺了所有孩子能够独立的机会,长久下来孩子就失去了独立的能力。
后果三,孩子的耐受力差;
不管孩子有什么要求,父母都会立即满足孩子,这样会使孩子觉得一切东西都是很容易容得下的,缺少为生活奋斗的经验。再加上一些家长误以为只要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花上成千上万的钱进好学校,就可以成才。长时间的放纵会使儿童的耐受力下降。人生的点点滴滴,就是惹起了更大的波动,稍有挫折就丧失了生活的勇气,失去了发展自我的理想。
后果四,更会养成不良习惯。
有的父母过分宠爱孩子,以其性子,惯于孩子。只有孩子喜欢的才会跟着他。比如:吃饭时,孩子不吃饭,利用零食同吃同住,父母也不多加制止,总是习惯了他。长时间放纵会导致儿童不良习惯的形成。
后果五,是学校教育的正常开展。
溺爱孩子的后果,形成道德缺陷的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由于不能像在家里那样任性和随心所欲,常常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就转向家长求助。纵容型家长普遍厌恶他人的批评,并不断为自己的纵容行为找更多的借口,寻求心理上的平衡,这使得教师的说服教育工作难以开展。久而久之,对宝宝的成长、性格的形成是百害而无一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