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讲的是什么?《桃花源梦》(1986)的灵感,来自赖声川曾经在台湾艺廊看过朋友的排戏。午后排练,夜间首演,可在中间,还有两个小时幼稚园的毕业典礼。台上彩排还没结束,小朋友们都来了,钢琴啊,讲台啊,都急着要搬到台上去。原本,赖声川一直在思索如何在舞台上表达悲喜,这是“一人一面”;整个大环境的混乱和无序,正是他所描写的对象。因此,各自并不完全的悲剧“暗恋”和喜剧“桃花源”便这样一齐登台。
如果没有现实生活中的干扰刺激,《暗恋桃花源》不太可能在那个时候上映;如果舞台上没有干扰,那就不可能有演出的张力和动力,戏剧根本无法向前发展。这儿有各种干扰,有悲剧和喜剧的干扰,也有演员和演员的干扰,还有导演和演员的干扰,还有旁观者和演员的干扰,等等;可就是这样一种干扰,竟然有这么多人,那么混乱,那么混乱,那么混乱,那么混乱。
《暗恋》和《桃花源》两部剧作同台演出时,可算作那个时代的经典时刻:剧院前台工作人员,算出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回到剧院;演员李立群和顾宝明都亲眼见过坐在第一排的观众,有人当场笑得从椅子上摔下来。关于「暗恋桃花源」的演出在当时造成的「盛况」,赖声川觉得不足为奇:这与台湾人的潜意识愿望是一致的。在台湾,生活确实很混乱,这是台湾人的共同经历;但在台湾,人们还可以维持一个混乱的秩序。这一混乱,变成了剧院里的一种错误,就是把完全不搭调的东西放在一起;这些完全不搭调的东西放在一起之后,居然也发展成一种秩序。
该剧统合了台湾观众生活中的诸多乱象;它挖掘出的社会潜意识,综合了台湾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态,甚至还反映出台北都市的百相。这个社会潜意识的挖掘,再深一步,在戏剧艺术中的表现,就是有意识地提炼一种美学追求。所以,暗恋桃花源讲的是什么?你现在是否明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