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却总是有不同的声音甚至野蛮的声音来撕扯我们的价值底线,他们以唯我独尊的思维方式为前提,作极不平等、强词夺理的逻辑推理,正是我们所说的强盗的逻辑。
其实,法律逻辑的建构,就是一种与强盗的逻辑相抗衡的过程。在与“强盗”斗争的过程中,我们学习逻辑规则、听逻辑结构,都是为了掌握一种叫做“逻辑”的武器,就像我们在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正现象时,拿起武器来打“法律”。
今日小编就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些,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强盗的逻辑。
一、你行你上。
强盗的逻辑的实质就是把违背逻辑规律的核心思想,用气势、情感等情感表现营造为“第一眼没问题”的结论。
“你行你上”式的强盗逻辑,用最简单的逻辑规则来分析,“你行你行”是一种典型的偷换概念,将评论“某人不行”的结论偷换成“你行不行”的质问,用最简单的逻辑规则分析“你行你行”是一个典型的偷换概念。
二、你算老几。
这种强盗的逻辑在生活中也屡见不鲜,比如“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您如何能……”“您不能这样说…”“您如何能说他?”“您是什么人?为何你有资格去品头论足?”等等。
从一开始,这些强盗逻辑并不是为了要和你有效地沟通,而是为了占领道德高地,以此来压制他人,逼迫对方或放弃双方的合理交流,或者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而与自己陷入同样“不讲逻辑”的境地。
这一诡辩根本上是追求双方对峙的单方面胜利,实际上在真正的结果上无法起到说服对方的作用。抢劫者逻辑本身的价值,或许只有在试图结束对话这一层次时才有大效果。
三、换位思考。
身为法律信仰的传道者,建构有效沟通、规避强盗逻辑的绑架是本该做的事,在“换位思考”类强盗逻辑面前,多半是适应了这种情况。这种所谓“换位思考”式的盗贼逻辑大致体现为“你要是XX的亲人,你就不会支持这种同性婚姻合法化”“他什么也没做,为什么要被这样的指控”“他这么可怜,怎么能判他这些罪责呢?
事实上,这两句话在情感表达上并没有错,它们只是对自己的感情所作的评价或判断,但一旦这种判断进入了法域,就会产生逻辑谬误,“换位思考”类的问题,其实就是诉诸情感、诉诸无知的逻辑错误。
为什么要强调这种强盗的逻辑,是因为它们实际上构造了一种假的因果关系,试图通过情感来使其他参与谈论的人感化,从而影响法律的权威。
盗贼逻辑本身就是一面镜子,它可以帮助我们节省通信费用,同时在大平台的公共沟通平台上有效地戳破捣乱者的伎俩,进行广泛的有效沟通。归根结底,逻辑只是工具,有效的沟通才是学习逻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