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规律”的正负效应,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其作用。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两个家庭心理学效应。
一、超效应。
有一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讲话。起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很受感动,并准备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说完话,他有点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10分钟过去了,牧师还没讲完话,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直到牧师最后结束冗长的演讲,开始筹款,马克吐温因为愤怒而没有捐款,他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是一种刺激太多,太强,作用时间太长而引起心理极度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家庭教育中经常会出现过限现象。例如,当一个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就会一次、二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地做出同样的批评,让孩子从内疚变成不耐烦甚至厌恶。受到“逼急”,便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与反抗行为。
很明显,母亲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每次犯错,只批评一次”。假如非要再批评的话,那也不能简单的重复,要换个角度,换个说法。如此,孩子就不会感到同样的错误“抓得紧”了,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随之而降低。
二、德西效应。
普通心理学者德西说过一则寓言:在一个老房子的门口,有一群嬉闹的小孩在叫喊。一段时间后,老人无法忍受。所以他就出来,给每个孩子10美分,并对他们说:“你们把这里搞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还年轻,这点钱是值得感谢的。”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还是来了,和往常一样嬉闹着。老头子又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分钱。五分钱也没问题,孩子还是很高兴的走了。三天后,老人只给每个孩子2分钱,孩子们怒气冲冲地说:“一天只有2分钱,不知我们有多辛苦!”他们对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老人玩耍了!
这则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把孩子的内在动机“为了他们自己的快乐而玩耍”转变为外在动机“为了得到美分而玩耍”,并由此操纵外在因素——美分,从而操纵孩子的行为。
生命中经常会出现德西效应。举例来说,家长们常常对孩子们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美元”,“如果你能进入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父母可能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恰当的奖励机制,把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降低了。
以上就是这两个家庭心理学效应,你一定不能错过的内容,想知道更多关于普通家庭心理学的干货吗?关注明君情感分享更多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帮助你的人生幸福美满。